当前位置:  > 海淘返利 > 母婴产品

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县强力推进产业互动发展建设纪实

红色草原吹响产业联动发展“集结号”

——红原县大力推进产业互动发展

牦牛也可以买保险:

健康养殖更有保障

“牧民要想增收,降低养殖风险是关键。”红原县龙日养殖场的“牦牛专家”罗光荣一语道出了实情。30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牦牛养殖的科研和实地调查。在他看来,作为阿坝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差、条件最艰苦的高寒草原纯牧业县,特别是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牦牛抵御自然灾害和疫病风险的能力较低。红原县养殖业始终面临自然灾害和疫病风险,严重影响牧民增收。好在,自2013年红原县在四川藏区率先开展“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试点以来,牧民再也不用担心牦牛养殖风险了。

“这个政策很好!”龙日乡牧民泽让索南告诉笔者,一头牛的保险费是120元,他只需交24元,其余都是县、州、省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我家牧场一年内如果死了3头牦牛,就能拿到6000元的赔偿,而购买保险的费用不到80元,大大降低了养牦牛的风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此项业务的中航集团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在红原县率先开展天然草原保险试点。

为防止病死牲畜流入市场,红原县顺势而为,投入资金建设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厂,对现有的活畜交易市场进行搬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风险防控和利润保障。

绿色产业正在兴起:

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绿色工业园”、“科技创新园”、“牦牛文化园”、“特色种植园”等发展规划的背后,是红原县立足绿色生态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红原县绿色工业园占地1700亩,目前已有15家企业入驻,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税收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同时,科技创新园等园区的规划筹备也已全面启动。

作为新型清洁能源产业的领头羊,红原县累计投入光伏产业4.7亿元。其中红原牦牛奶粉,天津中环琼溪20MW光伏电站已建成投产,年发电4000万度,创收入3800万元;中电集团50MW光伏项目20MW已建成,待省级核准后即可发电;天津中环安曲200MW光伏项目已完成草地租赁等前期工作。全县工业企业5年新增12家,达到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

红原县以完善产业链条、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的思路为指导,有效提升改造以牦牛奶、牦牛肉等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扶持红原牦牛乳业公司、国众食品公司、六六牛、牦牛肉食品公司等畜产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牦牛肉制品、牦牛奶粉、牦牛酸奶、牦牛奶酪等乳制饮料,提升畜产品及副产品质量,发展壮大畜牧业相关企业。依托中藏药材、高原野生植物等资源,大力发展中藏药材产业和天然香精香料加工业,加快培育发展中藏医药、特色旅游产品等新兴产业。把宏源牦牛乳业公司、六六牛食品公司、牦牛肉食品公司培育为全省“成长型”企业,把玉拖藏药公司培育为全省“专精新”企业。

立足品牌战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成功打造全国首个“牦牛电商平台”,依托“麦洼牦牛”“宏源牦牛奶粉”“宏源牦牛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着力打造以宏源牦牛奶、牦牛肉为主的产品品牌。玉拖藏药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省唯一通过GMP认证的藏药生产企业。宏源牦牛乳业公司“宏源牦牛奶粉”通过中国、美国、欧盟三大有机认证,乳业公司“宏源牦牛奶粉”、玉拖公司“三味龙胆花片”、六六牛公司“手撕牦牛肉”等产品被列入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

立足生态绿色,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红原县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打好绿色牌、节能牌,通过科技创新,搞好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挖潜增效,提升了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重点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企业落户红原。并利用优势资源和良好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转化率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中藏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加快天津中环、中电投、阿特斯等企业太阳能、风能、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建设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县强力推进产业互动发展建设纪实,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游牧文化的现代延续:

现代草原畜牧业蓬勃发展

如今,在红原大草原辽阔的草场上,这个季节牧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饲养牦牛和幼牦牛。在距县城40公里的安曲镇哈拉玛村牧民泽克家的牛棚里,一大群幼牦牛正在蹦蹦跳跳。“以前我们用柳条编的围栏,牦牛很容易被冻死、饿死,或者被夜间潜入牛棚的野狼吃掉。现在我们建起了高标准的温室,温暖、明亮、安全,牦牛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泽克高兴地说。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这是红原县在以游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产业升级转型方面的一大亮点。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草原基本建设、扶贫开发等各项建设项目,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简单的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这份最直观的成绩单:五年来,红原县共新建畜牧大棚2493座、新建家庭示范牧场266个、牧区道路1696公里,畜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建成牦牛健康养殖基地9个、牦牛良种繁育基地2个、麦洼牦牛、藏羊原种繁育基地6个、牦牛冻精改良点42个,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牲畜死亡率比2011年下降3.7%,出栏率提高4.2%;培育草业大户8家、畜牧联合规模经营区4个、农牧专业合作社42家,组建了县农牧民专业合作联合会,引导专业合作社发展,切实提高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

生态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全球旅游大打生态文化牌

“在红原,感觉到处都是风景,一路都在旅行,大家心情都很好,玩得很开心。”来自陕西的“一路西行”自驾游团队领队王先生今年已经第二次组织自驾游团队来红原旅游。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带给他和团队的,不仅仅是红原舒适的绿色生态环境,“细节处见真情”是他最大的感受。帅井寺镇“会呼吸”的森林氧吧小木屋、月亮湾边“与星共眠”的星空酒店、哈拉玛草原纯朴的游牧民俗、日干桥湿地公园与黑颈鹤共舞……不一样的旅行体验,让他和团队成员不禁对红原旅游赞不绝口。

围绕“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核心区”“川甘青交界旅游门户”建设,组建文旅公司、旅游协会,编制、修编、完善旅游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投入3亿元,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峨嵋堂花海、月亮湾、日干桥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高效优质举办“红原草原夏日牦牛音乐节”活动,将特色音乐欣赏、牦牛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招商有效融合,吸引10余万人次现场观看,150余万人次通过网络观看直播,实现门票收入79万元、投资收益178万元、旅游收入6253万元。被业界评价为一次展示国内一流、四川水平、美丽阿坝、红原特色的高海拔、高质量、高融合的音乐文化盛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创新红色革命遗址展示内容和方式,开设长征干部学院红原教学点,启动草原音乐公园规划建设,呈现文旅融合新亮点。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加快全域景区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加大旅游市场执法整治力度,精心打造“红色草原、江河源头、牦牛故乡、自驾游天堂”旅游品牌。全县现有宾馆113家、牧民家78家,床位8107张,从业人员近7000人,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对于红原县“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县委书记廖敏定位高远、思路清晰:“未来五年是红原加快推进‘四个全面’、集中脱贫攻坚、确保红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目标机遇和有利条件很多。红原县作为一个‘老少贫病’人口大县,得到了中央、省州的关心帮助和特殊政策支持,面临着国家全面加强支持藏区发展、川甘青结合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推进绿色发展和全州‘三区一中心’建设、全域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红原机场周边区域水环境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红原要紧紧围绕“三地一门户”建设,加快发展以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导、以生态加工业为主、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支撑的草原经济,在产业延伸、产业多元化、产业联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推动现代草原畜牧业、草原生态环境、全域旅游、安多藏族传统文化等产业快速发展,让红原阔步前进。

人草畜协调发展:

草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让候鸟飞”是由知名媒体人邓飞发起、多家公益组织共同实施的野生鸟类保护公益项目。作为核心成员,来自成都的杨涛连续6年关注红原县尕曲湿地黑颈鹤种群情况。“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尕曲河流域黑颈鹤数量逐年扩大。”从2010年春季的50多只,到2015年11月的260多只,他亲眼见证、记录下了尕曲湿地黑颈鹤数量的变化。他知道,这也是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可喜变化。

“草原更绿、畜牧更高效、牧民更增收”,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蕴含着红原县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大智慧。近年来,红原在全省率先探索试点草畜平衡模式,有效缓解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致富之间的矛盾。在安曲镇哈拉玛村,“人畜结合、草畜结合”的草畜平衡模式得到成功应用,通过配套生产设施、调整畜群结构、分区轮牧、人工草场、草料储备基地建设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新增人口及其牲畜对草原的压力,目前已在全县推广。同时,红原县在阿坝州率先完成基本草场划定1007万亩,完成国家级天然草原退草859万亩、人工种草9万亩、草原植被恢复55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4000亩、配套封山育林8000亩、森林管护14.9万公顷。累计投入11987万元治理沙化土地4.8万亩,协调推进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日干桥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项目,有效遏制了湿地萎缩退化趋势。

新闻背景

红原是阿坝州唯一的纯畜牧业县,作为阿坝州畜牧业、旅游、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凭借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融入阿坝州工业经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三区一中心”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思路。

红原县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创造了红原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了有目共睹的“红原速度”:全国建设周期最短的高原机场——阿坝红原机场克服种种技术难关,提前通车;投资2.6亿元的峨嵋塘花海景区​​保护建设项目于去年2月27日开工,6月9日开始试运行,创下了红原县大型建设项目最早开工、最快竣工的历史记录;2016年实施的城市市政建设项目为抢占工期、防止“跨年工程”,首次在海拔3500米高原试行“三班倒”高效施工模式,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势头引领下,红原县依托畜牧业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质品牌,着力推动以畜禽及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政策补贴、转岗创业、商业模式转型等一系列政策叠加,有力促进了牧区牧民精准扶贫增收,仅2015年就实现两个贫困村脱贫、843人脱贫。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书写了红原产业联动发展的壮丽篇章,见证了红原县经济社会腾飞的光辉历程。

新闻现场

2015年11月21日,红原县名优特产品推介会在成都举行,6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20个,其中招商引资项目4个,总金额约4.05亿元。

近年来,红原县不仅积极参加西部博览会、中部博览会、农博会等各类展会,还积极开展招商洽谈、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介等工作。五年来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县强力推进产业互动发展建设纪实,共签约招商项目28个,已建成8个,在建10个,完成投资12.8亿元。五年来,共实施各类项目492个,完成投资88.5亿元。

紧邻县城、毗邻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修基地的大片草原上,嘎曲河缓缓流淌红原牦牛奶粉,坚韧的红柳在蓝天下肆意生长。沿河两岸,绵阳—红原绿色生态产业园蓬勃发展,玉拖藏药、红原牦牛肉食品、牦牛产品深加工、文化产品加工等一大批中藏药生产企业纷纷入驻并加紧建设,创造了产业互动发展的“红原速度”。

红原想在全州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所作为,必须顾全州、全县经济大局。沿着209省道由南向北,从红原县南大门树井寺镇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到现代化的移动收奶平台、县城乡结合部的升级改造,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片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大草原,正书写着革命性的可喜变化;从舒适规范的星级牧区民宿、自驾营地、酒店餐厅到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源源不断的金钱滚滚涌进红原各族人民的腰包;从现代化的生态企业、光伏电站、络绎不绝的自驾汽车、红原机场翱翔天空的雄鹰,可以憧憬草原的未来。汹涌澎湃的红色草原产业互动大潮,必将给这片神圣的雪域草原牧民们带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亮点

去年以来,红原县紧扣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州委“三区一中心”建设、县委“三地一门户”经济工作主旋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夯实县域经济基础;争创全省现代草地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现代草地畜牧业建设上“破题”;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企业发展基金,以绿色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牦牛文化园区、特色种植园为载体,加快实施“一园多点”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围绕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核心区建设,积极融入阿坝经济带,融游牧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的文化体验项目加快开发。(宣传部)

猜你喜欢

最受欢迎的